今天咱聊职场。
在熟读了原著之后,我发现,初出茅庐的孙悟空,其实和咱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也缺少自知之明,他对自己的能力也缺少准确的认知。
他觉得自己有“通天之能”,应该运筹帷幄,年薪百万。而实际上他是后勤弼马温,月薪三千。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与强烈冲突,摧毁了他的三观,最终,让孙悟空做出了反出天庭的“应激反应”。
来看看现实是怎么打脸孙悟空的吧。
话说在孙悟空抢完龙宫,闹完地府之后,天庭的大佬们为了怎么样处理他,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上,太白金星一顿理论输出,堵住了各方势力的嘴,贯彻了大领导玉皇大帝的工作要求,决定诏安孙悟空。
此时,诏安孙悟空的官方理由是太白金星说的那句话:
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
说白了,就是这个猴子还算有点能耐。
然而,实际上,就猴子目前表现出来的这点能耐,也是在各路演员配合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天庭的神仙又都不是傻子,谁看不出来,东海龙王和十殿阎罗是你玉帝安排的演员?
说到底,下界有能耐的妖怪多了,不只他孙悟空一个。而他之所以能上天庭,获得天庭的正规编制,就是玉帝的个人意愿,是政治博弈的结果,无关其他。
这是天庭神仙们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可是在孙悟空眼里,他并不这么想,因为孙悟空这一路走来,简直是太顺了。
从出生开始就被内定,当了三百年猴王。
然后仅仅用了十几年就学会了很多妖精穷其一生都学不到的本领。学成后,杀同行,降人间,抢龙宫、闹地府,在花果山集结七十二洞妖王,号称“天下驰名第一妖”。在这期间,竟然没有一个人管他。
这种情况下,孙悟空不自负是不正常的。这个阶段的他,能说出那句“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是非常合理的。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他觉得这个世界就是看能力的,我能力这么强,谁能强的过我?
然而孙悟空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能拥有这一切,并不是他能力有多强,而是后面有玉皇大帝给他背书。就像《大明王朝1566》里胡宗宪对海瑞说的那段话:“在浙江,你可以做些事撼动朝廷,是因为你背后有人想要撼动朝廷,真到了分宜,你能撼动谁呢?”
此时的孙悟空,就和那时的海瑞一样,他不懂这个道理。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一个天真的,怀揣着整顿职场梦想的“三无”年轻人。
一、没有规矩
话说太白金星领着悟空上天受封,悟空走的快,先到了南天门,被增长天王拦住,你看他的第一反应:
这个金星老儿,乃奸诈之徒!既请老孙,如何教人动刀动枪,阻塞门路?
眼看就要跟在地府一样,举棒就要开打了,就在这时,太白金星赶到,跟猴子解释了一番:
大王息怒。你自来未曾到此天堂,却又无名,众天丁又与你素不相识,他怎肯放你擅入?等如今见了天尊,授了仙录,注了官名,向后随你出入,谁复挡也?
大家看,此时的悟空就像个只会喊打喊杀的马仔。太白金星的安抚,从某种程度上更加主张了孙悟空以自我为中心的嚣张气焰。于是,就有了猴子在凌霄殿上的离谱反应:
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道:“老孙便是!”
小时候,我们喜欢孙悟空,就是因为觉得孙悟空纯粹,真实,觉得孙悟空不受规则束缚,真酷。
长大了我们知道,这种“酷”是有代价的。
当看到猴子如此放肆,把天庭众神仙奉为圭臬的规矩踩在脚下的时候,你看神仙们的反应:
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老孙便是!’却该死了!该死了!”
为什么要守规矩?因为所谓的规矩,其实就是各方势力都能接受的一个行为准则。当那些苦读诗书,或者历经磨难才成为神仙们看到此情此景会怎么想?你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这么做,就是在践踏他们的尊严。
你就是会得罪所有人。
你说是孙悟空不懂人事吗?怎么可能,他在南赡部洲可是游历了八九年学怎么做人的,刚见到菩提祖师的时候也是磕头不计其数。
说白了,此时的悟空就是太狂了。而狂妄的人,到哪都会受排挤,这也是规矩。
二、没有能耐
当新任弼马温孙悟空的狂妄行径传遍整个天庭,可以想见,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你狂可以,但要有狂的能耐。
不幸的是,孙悟空没有。
孙悟空当上弼马温之后的行为,把他的猴屁股都漏出来了。
孙悟空到任的第一件事,是:
他在监里,会聚了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人等,查明本监事务,止有天马千匹。
然后又是呕心沥血,把天马养的是肉膘肥满。
可以看到,此时孙悟空很单纯,他是想通过所谓的工作成绩去获得领导和同僚们的认可的。
但是,天庭的神仙们可不这么看。
在神仙们的眼里,你孙悟空是一个有玉帝背景的下界妖猴。一无特殊能耐,二无尺寸之功,能进天庭只是因为玉帝要保你。神仙们以为,这猴子应该是有些特别之处,所以当初在凌霄宝殿上,才会表现的那么狂。
谁成想,这猴子啥也没有。当个弼马温还挺开心,天天就知道闷头工作。天天累死累活,玉帝也不管不问。你这样天天跪下磕头的神仙们怎么想?
原来,这猴子的背景也不是那么瓷实啊。
这就是个啥能耐没有的愣头青嘛,你跟我在这狂什么!
三、没有见识
原著中,有个非常反常识的细节。孙悟空当了弼马温,是干了半个多月活之后,手底下的人才安排接风宴的。
这似乎就只有一种合理解释。那就是,手底下的人不知道这个猴子是什么底细。这样的一个貌似有玉帝背景的猴子,接风宴要请什么人?要办成什么规格?在一开始,御马监的人肯定是不清楚的。
但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相处,不管是其他神仙,还是御马监的下官,似乎都已经摸清了孙悟空的底细。原来这就是个啥也不懂的愣头青猴子。
孙悟空是愣头青,他手底下的人可不是。
在悟空的接风宴上,悟空问了一个“愚蠢至极”的问题:
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
此言一出,估计得吓这些御马监的人一跳。不会吧,这猴子怕不是个傻子吧。但长官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他们回到:
官名就是此了。
接着,孙悟空的话,直接就印证了,他就是官场上的“傻子,孙悟空问道:
此官是个几品?
下属们似乎心里已经有数了,回答道:
没有品从。
就这,悟空的自尊心还在作祟,想着还给自己抬点一下,强行说道:
没品,想是大之极也。
好了,可以定性了。这孙悟空就是一个自尊心极强,但是不懂规矩,没有能耐,更没见识的“三无”体制内愣头青。
对于这样的人,不管你有什么样的背景,在体制内都是不可能有好果子吃的。
于是,御马监的下属们就开始肆无忌惮了,那嘲讽效果,简直拉满: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尪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就这几句话,那就是直插孙悟空的肺管子,击碎了悟空的三观。
上天庭之前,他以为这个世界是能力为先,他凭借着他的“能力”,获得了那么多的成功。就像一个从小就成绩名列前茅的三好学生,天之骄子,一路报送,结果到了社会上,有人告诉他,就你这点能耐,狗屁都算不上,只配给人养马。
他以为他有了能力,自然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他恃宠而骄,凌霄殿前得罪了所有人。
他以为他好好工作,自然会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他不眠不休,但却换来了下属的嘲讽。
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他那莫名的自尊心简直要把他逼疯。就像现在那些穿着孔乙己上杉的年轻人们一样。
此时的孙悟空,崇尚自由,蔑视规则,被那些占着位置的神仙们所不容。但又没有能力,没有见识,被那些久经职场的下属们所不服。
你就说,这弼马温还怎么干吧。
在此时的境遇与心理的加持下,他选择了逃避,想到了那个快乐的花果山。
他要逃离这个击碎他三观的地方。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虽然心里难受,但嘴上是不可能服气的,所以你看他说的是:
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
大家看,孙悟空第一次反出天庭的情节,更刚毕业找工作的我们像不像?然而孙悟空是幸运的,因为他是玉帝夺权计划的一颗重要棋子,他后面还有剧本,所以无论他怎么折腾,他的路都已经安排好了。
普通的我们则是不幸的,没有人愿意给我们那些试错的机会。我们只能一次次以身试法,一次次被击倒,然后再站起来,直到我们的三观被重塑,直到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法则,融入这个社会。,这也就是所谓的修炼。
这是一条多么惨痛的路啊。
而我们之所以要读西游,就是因为孙悟空他是个好人。小时候,他能带给我们欢笑。长大了,他能带我们“避坑”,让我们更圆满地走好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