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明,1954年10月生,江苏吴县人,少年时代在上海画院郁文华老师的指点下,临摹“四王”浅绛山水,复溯李唐、范宽雄浑、滂沱气势,直追王蒙郁茂苍茫之气韵,这使他初步的绘画艺术由吴门的柔美虚灵之气转变为具有五代、宋初浑厚苍茫、雄健豪迈的传统根基,这也是徐建明先生成功的基础,1972年拜宋文治先生为师学画,197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82年留院任教,曾任该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6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曾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协常务理事,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出版有《徐建明画集》、《山水画技法》等专著。擅长大型山水画,作品为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国家邮政局出版了《千山》 《武当山》邮票。
在徐建明笔下全然无“南北宋”说、“师门”谓,博采众家之长,取繁简二者之精华,抛弃各自糟粕,表现自我“青山”与“水墨”相结合的崭新时代风貌。
形成既有富丽秀润的青山绿水和工整不苟的楼台界面,又有大胆放笔挥洒酣畅的水墨山水,并将诸家传统精华之技法融于一炉,浓妆淡抹,粗细相兼,使艳丽和淡雅交相辉映,一种“和而不同”美丽江山的崭新气象。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
它所呈现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新石器的 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沌而清晰。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