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化中国行· 河南巩义,隐于黄河岸边的杜甫故里  

时间:2024-12-03 11:18:34   来源:好旺传媒官方账号   编辑:tangyinglin

图 杜甫故里文化园

来游黄河当然不愿错过杜甫的故里,因为杜甫故里距黄河不过数公里,当年诗人就出生在河南省巩义市站街镇黄河岸边一个叫做南瑶湾村的小村庄里。可以说是黄河的水滋养了少年的杜甫。

图 文化园内

图 杜甫故居

我与同伴驾车直趋杜甫的故里,刚一入城就看到街道两旁到处树立着有关举办“第四届中华诗人节暨第九届杜甫诗歌周”的广告,不由引得我们也大声地背诵着杜甫写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就好像这诗坛盛会是专门为迎接我们到来而举办的。

图 杜甫雕像

图 诗歌雕像

转瞬之间我们便来到了杜甫故里的大门前,前见一幢高大的唐代风格的大门耸立在那里。景区建筑都是唐代风格,红柱灰瓦,简洁大方。有纪念馆,有窑洞,也有陵园,前临界泗河,后依笔架山。景区内设有长达120米的“诗圣碑林”,镌刻着不同年代诗人的作品。这不禁令我想起了读初中时学习杜甫诗歌的情景。教我们语文的老师是一位颇受人尊重的长者,他一板一眼又满怀深情地给我们讲“三吏三别”,讲《兵车行》、《丽人行》。可那时我对杜甫的许多作品还不甚理解,常常在嘻笑打闹中背诵着他老人家的作品。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开始对杜甫当年生活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也对杜甫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图 杜甫生平介绍

图 纪念堂

若论出身杜甫应该算是官宦子弟,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其十三世祖杜预还是西晋名将,曾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著作,只是到了杜甫这一代家族没落了,杜甫出生时家庭生活已经不富裕了。因此,在杜甫故里景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处窑洞,介绍说当年杜甫就出生在笔架山下的这座破旧的窑洞里。当然这些都是后人根据文献的记载而仿建的,哪有窑洞能屹立千年不倒的?

图 诗圣堂

图 诗圣堂前彩排的学生们

但少年的杜甫就生活在这里,读书、识字,开始接受他人生的最初教育。但杜甫不幸,在他年纪还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不得已被送到二姑家寄养。尽管如此,姑姑并没有另眼待他,视如己出,甚至在杜甫与自己的孩子同时生病时,不能顾及自己的孩子而全力抢救杜甫,被杜甫称之为“有唐义姑”。

图 园区碑刻

图 诗圣堂内的雕像

可杜甫这个人实在是命蹇时乖,虽满腹经纶,文章卓著,他曾在《壮游》一诗中写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往昔十四五,出入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在登临泰山时,在《望岳》一诗中写出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美诗句,也表达了他的远大志向。

图 杜甫诞生的窑洞

图 诞生窑门前

可惜那时的唐代已经由盛转衰,李林甫把持朝政,嫉贤妒能,结党营私,尽管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仍不能得到重用,甚至连一个芝麻大的小官也混不上。35岁到45岁之间,杜甫几乎被困陷在长安,就连基本的生活费用也难以维持,甚至到了“平明骑驴出,未知适谁门”的地步。不得不进山采药以补家用,甚至还得像贫民一样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朝廷的救济。

图 童年生活的场景

图 反应杜甫童年的生活蜡像

后又逢“安史之乱”,杜甫一家人的生活就更为悲惨,投奔过唐肃宗李亨,做过华州司功参军,一个负责管理官员考课、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医筮、考课、丧葬等事务的小官,有点类似于现在州一级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后因政见不合,辞去工作到甘肃天水投奔好友,在寺庙里住了3个月。因时局动荡不得不南下入蜀,于是便有了人们纪念杜甫的圣地-成都杜甫草堂。

图 界泗河

图 门前桥

后在成都被朋友举荐成为节度使的参谋,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就是协助领导做做工程管理的“协管人员”,所以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图 艰辛的生活

图 诞生窑内

再后来杜甫几乎就过上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最后病死在湖南的一条小船上。

图 园区甬道

图 茶楼

正是由于杜甫的一生历经坎坷磨难,使他接触到了唐代底层社会,深切地感受到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喊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切肤之痛,也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尤其是他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些是杜甫一生中杰出的代表作品。他的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史”。

图月明轩

图 童年的生活

漫步在杜甫故里的碑林中、建筑前,仿佛又再次重读诗人的作品,再次感受到一个时代多么需要这样为底层民众鼓与呼的文化人。

图 诗文

杜甫那些悲怆的诗句刻在了岩壁上,写进了课本里,化做了血液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流淌,延续到整个世界。

图 杜甫墓

在杜甫去世43年后,他的后人杜嗣业才有能力将诗人的遗骸从湖南岳阳运回到巩县,安葬在了老城北康店乡的邙岭上,至今有墓供后人凭吊。(当然现在还有好几个地方号称有杜甫墓,不知到底哪一个是真墓)。(江哥)

[责任编辑:梁纪委]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