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艾尔诺出生于法国一个贫穷的底层家庭,靠着努力学习和对知识的坚定信仰,跻身法国一流作家行列,并成为了诺奖得主。《迷失》是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艾尔诺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她与一位已婚男子的秘密恋情,展现了她在爱情、欲望和绝望中的内心世界。
读懂《迷失》,先要读懂作者的成长环境。
安妮·艾尔诺于1940年9月1日出生在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了她的童年及少年时光。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在当地开了一家咖啡食品杂货店,尽管她家境贫寒但刻苦学习,艾尔诺的父母为了让她摆脱低微的社会阶层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竭尽所能供她上学。她先后就读于法国鲁昂大学和波尔多大学,并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她的作品大多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题材,所以她的写作和生活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
《迷失》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1989年至1990年间与一位年轻已婚男子的秘密恋情。这段恋情不仅是她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她文学创作的源泉。当时安妮·埃尔诺已经离婚,独自居住在巴黎郊区,有两个已成年的儿子。她的情人是一位年轻的已婚男子,苏联驻法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书中详细描述了埃尔诺在这段关系中的心理状态,包括她对爱情的渴望、对孤独的恐惧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她的情人不定时地前来探望,而她则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埃尔诺的文字简洁而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深刻地表达出人物的情感波动。她将复杂的情感简化为最基本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真实感受。
在其中,有几处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字,展现了作者经历的爱情、欲望和挣扎的痛苦:
“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我不再停留在他们通过写作而经历荣光和痛苦的世界里,我沉溺在肉体的世界,是因为某个人而感受痛苦和欲望。”
“真的是应该结束这个白日梦了,一个聪明的、“牢靠”的男人,等等,我可以和他一起“建立”一些东西。除了写作和孩子,我什么也建立不了。唯一的现实就是:这个男人是生命中的过客,他除了梦幻想、欲望和温柔--如果他能做到的话。”
“去年三月的时候,是溃败、厌恶和嫉妒。而此时,看到眼前徐徐展开的三月,我仍然感到揪心。我尤其是在问自己,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如何才能让自己能够平静一点儿?去年的忧虑,无形的悲伤,而今年,是化么场域,怎样的表达?去年就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我等待S.的到来,然后他在那里,我们做爱。我能这一切中痊愈吗?从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消失中痊愈吗?”
当你很爱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就是天地,就是一切。可是当你不爱了,如果从爱情的牢笼里挣脱出来,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必修的课题。一个女人爱上一个浪子,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在《迷失》这部自传体日记里,理性缺席,日常生活退却,只由身体的本能主导,人陷入激情中无法自拔。激情过后, 不愿意从中走出来。那种害怕失去、时刻对照猜测,任由头脑脑补的日子,只有过去了才懂得那不过是迷失。
谁何尝没有迷失过呢?当一切成为往事,安妮·艾尔诺有一种想法,将这种隐秘的激情体验和自己内心反复挣扎化作为创作激情,“对我来说,想要写点危险的东西,就像是地窖的门开了,必须走进去,不惜一切代价”。所以她的作品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以个人的真实经历为蓝本,书写大时代的变迁。瑞典文学院在解释颁奖理由时,说她是“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申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
《迷失》是一部充满情感力量的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简洁的文字风格,展现了一个女性在爱情与欲望之间的挣扎。这本书里,不仅探讨了爱情的本质,还涉及了人性中的脆弱与坚强。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社会意义来看,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