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正文

 什么是书法中的“不传之秘”?其实是一层窗户纸,一点就破  

时间:2024-12-15 07:49:51   来源:孙婷婷   编辑:tangyinglin
什么是书法中的“不传之秘”?其实是一层窗户纸,一点就破

古代的书法被视作一种神秘的艺术,其中的神秘感主要体现在传承的笔法上。这些笔法往往只在名门望族、达官显贵之间流传,一般平民阶层很难获得传授。

据张彦远《法书要录》所言:

“蔡邕受到神秘人物的传授,传给了崔瑗和女文姬,文姬传给了钟繇,钟繇传给了卫夫人,卫夫人传给了王羲之,王羲之传给了王献之,王献之传给了外甥羊欣,羊欣传给了王僧虔,王僧虔传给了萧子云,萧子云传给了僧智永,智永传给了虞世南,世南传给了欧阳询,询传给了陆柬之,柬之传给了侄子彦远,彦远传给了张旭,旭传给了李阳冰,阳冰传给了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等人,共二十三人。”

张彦远描述蔡邕在嵩山石室中受到神秘人物的笔法传授,使这种笔法变得神秘起来。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师徒、亲戚或者是同朝为官的大臣,这表明外人很难得到传授,从而增加了神秘感。

王羲之的两幅谢帖

前文提到了一些笔法的基本规律,但许多人认为这些规律过于复杂,认为写字就是写字,何须如此繁琐?

事实上,任何艺术都有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只有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在艺术上有所突破。而技术上的基础之一就是笔法!学习书法若不懂笔法规律,就像弹琴不懂乐谱,下棋不懂规则,作诗不通平仄一样。

许多人在学习书法时,仅仅拿起字帖开始临摹,自以为临摹得很像,便以为取得了成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懂笔法规律的临摹只能算是“抄帖”,与真正的书法有着很大的差别。

那么,笔法的“不传之秘”真的是如此神秘吗?其实这只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这些笔法的奥秘在古代的书论中有着诸多体现。早期的书论常常玄而又玄,一般人很难理解。到了宋朝的苏东坡、黄庭坚,书论开始变得平实易懂了一些。这是因为在宋朝,苏、黄、米、蔡这四家的字比较流行,整个士大夫阶层都在争相临摹。正是在这种氛围的引领下,笔法的奥秘开始褪去神秘色彩。

以黄庭坚为例,他在书论中提到:

学书要求端正,但过于端正会受制于法度;侧笔取妍,常常会工左而病右。古人作《兰亭序》、《孔子庙堂碑》,往往用一种淡墨本,因为古人用笔时回腕余势。若用深墨,只需追求笔意即可。今人常见深墨本收束书法锋芒,因此盲目临仿,不知古人起初也有锋锷之处,这是一种不为人传颂的技艺奥秘。

只要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法便能得心应手。古人的书法与现在并无二致,关键在于掌握好笔法。

学书要求端正,但过于端正会受制于法度;

这段话意味着,过于追求端正的书法,会被束缚在法度之中。这并不是说端正的书法不好,而是一个阶段的问题。如孙过庭《书谱》所言:“初学需求平正,接着务求险绝,再然后回归平正。”这说明不能没有规则,但也不能被规则所限制,否则很难有所突破。在宋朝尚意书风的大潮中,能够写出端正的书法并不算太高明。与米芾齐名的蔡襄之所以声名不如米芾,正是因为他被规则所拘束,缺乏灵活性。

侧笔取妍,常因偏向一侧而失去平衡。

对于书法中的“妍”字的含义,相对于侧锋,可能更加难以理解。为何侧锋的笔画会赋予字体以“妍”美之特征?这一点难以言明,实际上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是要理解中锋与侧锋的巧妙运用。只有掌握了何时使用中锋,何时使用侧锋,书法技法才能真正掌握一半!

以下是举例说明:

在图中王羲之所写的字中,带有圈圈标注的部分完全采用了侧锋,黄庭坚所说的“偏向一侧而失去平衡”实际上是指没有正确把握中锋与侧锋的平衡,左右并非指现实的左右方向,而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可能是上下、左右、前后等关系。

再看米芾所写的字,通过中锋与侧锋的灵活运用,也使得字体呈现出美感!

古代书法家在使用侧锋时,往往不会出现初学者常见的带有锯齿的侧锋现象,这是高手的技艺所在。初学者在写字时,由于笔法方向不准确、力度不均匀,很容易出现虚弱的笔触,这正是黄庭坚所说的“偏向一侧而失去平衡”的原因。

古代书法家们在书写《兰亭序》、《孔子庙堂碑》等作品时,常常使用淡墨,这是因为可以看到笔画交叠的轨迹,从而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笔法的运转。若直接使用浓墨进行临摹,则难以观察到笔画的变化之处。

例如,《兰亭序》由于原迹已失,现存的版本多为后人用双钩填墨的复制,因此在笔法交叠的地方难以看清。若能看到原迹,必定会对古人的笔墨之妙感到惊叹!

苏东坡的字中,画圈部分的细微笔法变化,可以在墨色交叠处观察到,这种变化体现在笔画的转折顿挫之中。只有通过这些微妙的分析,才能使自己的书法达到成熟和自如的境界。

对于读帖之法,古人在临摹作品时常常使用淡墨,这是为了更清晰地观察笔画的变化。黄庭坚所说的“回腕余势”指的是笔画收笔的动作,而不仅仅是简单停顿,而是具有一种回收的势头,这是通过手腕的动作来体现的。

总之,古代真迹的珍贵性使得观摩成为一件不易之事。没有对真迹的观摩,便难以理解古人的笔墨之妙。这也是所谓的“不传之妙”的原因。

当今学字者大多只注重字形,缺乏对基本笔法规律的了解,这种盲目的学习是不可取的。

书写之美在于心能转腕,手能转笔,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古人之书法虽然各有特点,但本质上都是运用笔墨。达到这种境界需要长期观摩古人的笔墨技艺,逐渐融入自己的书写实践中,方能心领神会。

在初学阶段,必须深入理解每一笔的规律、转折、提按顿挫,要以古人的笔墨为范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自如地书写,不失风骨。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