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正文

 赏析 | “九月节”,书画赏寒露  

时间:2024-10-08 17:51:13   来源:美文大赏   编辑:tangyinglin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 寒露,

深秋正式到来。

这一时节,南北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在南方秋高气爽,蝉噤荷残之时,

北方已经开始展现冬季景象,

四野萧瑟,千里霜铺。

寒露时节,秋雨淅淅,

冷风习习,寒意初显。

在这深秋之际,

我们借助书画共赏寒露之美。

[东晋] 王羲之 《采菊帖》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到了寒露,草木黄落,百花身影中,唯独菊花迎着寒风绽放,成为了秋日里最亮丽的“君子”。

此时读王羲之《采菊帖》,最为适宜。“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九日当采菊不?至日欲共行也,但不知当晴不耳。伦等还,殊慰意。”

[清] 石涛 《陶渊明诗意图》册 第二开 《悠然见南山》

而说起菊花,最绕不开便是陶渊明。“晋陶渊明独爱菊。”他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菊花带来了独特的文人内涵。

清人石涛所谓《陶渊明诗意图》便将这种独特的文人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在第二开《悠然见南山》中,盛开的菊花中有一人。他手持菊花,神态悠然。远处高山烟波浩渺,宛若仙境。远近之景相呼应,尽显“悠然”。

[明] 董其昌 《女萝绣石壁五言诗》

释文:女萝绣石壁,溪水青濛濛。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彩与我同。日月荡精魂,寥寥天府空。

说起明代书法的代表人物,必有董其昌。他的书法吸收古人精华,又有所创新,成一家之长。

他的这幅《女萝绣石壁五言诗》书写流畅,用笔秀润,结体朴茂,于精巧明快中略带生拙之气。其中透露的文人雅致与陶渊明遥相呼应。

[元] 倪瓒《枫落吴江图》

元代倪瓒,其书画皆为“逸”格,高于一众。画史将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他的书法疏朗健逸,有晋人风度,绘画空灵萧散,诗亦清淡绝俗。

倪瓒的这幅《枫落吴江图》,清虚空旷,构图巧妙,将秋季的萧瑟冷气完美地表现了出来,实为上乘佳作。

清 蒋廷锡《菊石图》

蒋廷锡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久负盛名的花鸟画家,开创了“蒋派”花鸟画。

他的这幅《菊石图》,所绘菊花栩栩如生,设色淡雅。深秋之时,给观者以勃勃生机之感,有着特别的审美体验。

[南宋] 刘松年 《秋窗读〈易〉图》

刘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画风笔精墨妙,变雄健为典雅,水墨青绿兼工,着色妍丽典雅。

这幅《秋窗读〈易〉图》构图颇为讲究,两棵参天高松耸立屋旁,山石错落有致。画面左密右松,右边境界开阔,近水远山,对比强烈,尽显画意。

[明] 仇英 《秋江待渡图》

仇英博取众长,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

他的这幅《秋江待渡图》,在茫茫秋水中透露着些许秋天特有的“寂寥”。但在山水交相辉映,远山近物彼此照应,呈现出一片辽阔平远的景致。

[清] 邓石如 《隶书册》

清朝篆书、隶书大家邓石如的《隶书册》,以笔力取胜,得汉碑之神韵,有《曹全碑》之秀逸,《衡方碑》之淳厚,《夏承碑》之奇古,《石门颂》之姿肆,广收博取,仪态横生。

这“寒露”二字,中锋用笔,圆润而遒劲,字形横宽而扁长,随形布势,波磔下注,力饱气足。篆情隶意,篆中有隶,隶中融篆,方圆兼备。包世臣将其列为“神品”,评为“平和简静,遒丽天成”。

在寒露的当天品鉴之,别有一番韵味。

(来源/大河美术)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