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 > 正文

 金秋国庆,螃蟹盛宴开启!这些食用细节你get了吗? 

时间:2024-10-05 10:12:35   来源:光明网   编辑:tangyinglin
随着国庆佳节的到来,秋风送爽,正是螃蟹肥美之时。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小聚,螃蟹都成为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然而,在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时,我们也需要关注食用螃蟹的注意事项,确保美味与健康并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让您的国庆品蟹之旅更加安心、愉快。

螃蟹不能多吃

从西医角度看,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每人每日进食的胆固醇不应超过300毫克,而据统计,每100克蟹膏中含有胆固醇466毫克,每100克蟹肉含有胆固醇65毫克。就健康人来说,每次吃一只大闸蟹已差不多摄取了一天总胆固醇的分量。人体分泌的胰液含有用于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暴饮暴食后,胰液大量分泌,若因胰管引流不畅,造成消化酶排泄出现障碍,最终就会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

从中医角度看,认为海产品多为大寒之品,可以导致脾胃受伤,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疾患。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瘀血等功效。不过,正因为螃蟹性寒,如果一次性大量食用,会阻滞脾胃气血运行,不利消化,容易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种病,掉以轻心会要命。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多发于青壮年,20%-30%病情较为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重症患者病死率可达到30%。该病一般表现为突发的上中腹痛、腹胀,可向肩部、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出血坏死,继发腹膜炎、休克等。

这十类人要少吃螃蟹

过敏体质者:螃蟹是引起食源性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之一,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咳嗽、哮喘等症状。

孕妇:螃蟹性寒,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妇食用螃蟹容易引起出血或流产。此外,螃蟹中可能存在寄生虫或激素成分,孕妇食用后会危害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脾胃虚寒者:螃蟹属于性味非常寒凉的食物,脾胃虚寒者食用螃蟹后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有腹泻、胃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等症状或疾病者不宜食用。螃蟹中富含蛋白质,大量食用后会促进胰液的分泌,诱发胰腺炎,同时蟹黄还富含胆固醇,促进胆汁分泌,会加重肝炎患者肝脏负担。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螃蟹,尤其是蟹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太多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升高。因此,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不宜多吃螃蟹。

患有肝肾疾病的人:尤其是处于肝炎活动期、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肿、胆汁分泌失常、消化机能减退,而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往往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胀、呕吐等。

患有痛风的人:螃蟹的嘌呤含量比较高,过多食用可能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加重痛风。

发热、感冒、腹泻的人:螃蟹属于寒凉的食物,容易对胃造成刺激,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对于感冒、发烧的患者疾病恢复是不利的。

婴幼儿:婴幼儿因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所以也不宜多食螃蟹。

老年人:老年人消化系统老化,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食蟹应以品尝为主,不宜多食。

转自广州卫健委

来源:岭南大医生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