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下,“2024年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创新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市华北电力大学校内隆重召开。如何向“新”突破发展,成为会议现场的热门话题,新产品、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更透露出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的勃勃生机。
历经3年的探索与实践,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效如何?2024年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创新应用研讨会现场,与会嘉宾的分享见底气、显活力——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黄悦华介绍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能源系统安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介绍了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强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等方面的计划和举措;国网北京电科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立永提到,国网北京电科院逐步探索出一条立足首都资源禀赋、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符合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的首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之路;作为核心成员编制《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等重大文件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力发展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处副处长王雅婷,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对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出了重要思路;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部副主任沈宇表示,张承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整体谋划、冀北公司落地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对冀北公司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创“两个标杆”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获批,对华北电力大学的储能和氢能技术研发以及校企合作来说如虎添翼。”据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徐超介绍,目前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已完成储能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本硕博课程体系建设,平台实验室建设5000平米,科研设备投入1.2亿元,获批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基金、项目,发表多篇顶级期刊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现场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领域应用汇编》,包括88家企业的152个应用案例,并逐一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比如,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在海宁县域先行先试,打造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试点应用新能源区块链交易技术;作为“三峡氢舟1号”重要配套设施的“绿色粮仓”——中国三峡绿电绿氢示范站,由长江设计集团牵头承建,是全球首个内河码头型制加氢一体站,为“三峡氢舟1号”提供绿氢燃料及加注服务;隆基自主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BC)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30%,再次刷新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在呈现丰富多元的思想盛宴同时,本次大会同时围绕“新型电能传输、新能源功率预测”和“虚拟电厂与车网互动、新型储能”展开专题研讨,邀请到专家学者、企业管理和技术高管对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建设经验与应对产业挑战之举措等进行分享交流,探索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自2023年举办首届新型电力系统产学研融合发展大会以来,在华北电力大学已举办了两届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发展大会,共吸引了政府、学界、企业和媒体等多方代表超千人到现场参与交流,共同探寻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据悉,下一步,华北电力大学将继续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助力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华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