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探秘中国“芯”,这个夏令营以科创育“芯”苗  

时间:2024-07-21 11:12:01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tangyinglin

7月18日,长宁区少科站与上海微系统所合作开展的微“芯”——高中学生科学教育夏令营活动迎来结营。在为期四天的芯片探秘旅程中,长宁学子参观了众多科研基地,还走进长宁区青少年“微芯”科学教育实验室,探索微流控芯片的制造奥秘。

穿上实验服,带上口罩和手套,“微芯”科学教育实验室里的高中生营员们轻轻操作着精密的显微镜,神情专注。透过显微镜的镜头,微小的液体通道、电极基板、疏水涂层在眼前变得清晰而神秘。涂胶、光刻、封装,每一步他们都小心翼翼地操作,俨然一个个严谨细致的“科学家”。

这是微“芯”夏令营的实验操作课程,在微系统所导师的指导下,营员们用两天半的时间“驻扎”实验室,亲手制作微流控芯片。而在这之前,营员们不仅学习了有关微流控芯片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前往上海微系统所展厅、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超导工艺平台、工研院平台等地进行实地参观,了解芯片技术的发展,近距离走进中国“芯”。

提起少科站的微“芯”夏令营活动,还要从长宁区青少年“微芯”科学教育实验室的建成说起。2023年4月23日,由长宁区教育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战略研究室牵头,在长宁区少科站组建了长宁区青少年“微芯”科学教育实验室。实验室按照30万级净化要求打造,设置风淋室、黄光间、操作区和测试空间,配备了包括光刻机在内的全套芯片工艺设备和设施,能满足“设计——光刻——工艺——测试”的全流程实验要求,让学生从踏入实验室的第一步,就能真实体验芯片研究的全过程。为了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走近中国“芯”,实验室自组建以来面向区域内高中学生开设微“芯”课程,并在2023年暑期成功举办第一期微“芯”夏令营活动。

对于新手营员们来说,芯片制作的过程充满着挑战,看似简单的一道工序,自己动手做起来常会“状况百出”。有的队伍在制作时使用了较少的基液与粘合液,导致制作出来的模型较薄,无法正常实验;有的队伍做了8个芯片,却只有3个通过了测试。“科研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困难,有些微小步骤也可能会出错,这也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勉励自己,培养决不放弃的探究精神。”一个合格的芯片来之不易,优秀营员陈语薇说道,她与队友们在失败与尝试中,学会了沟通与协作,也深深体会到创新的不易。

丰富的“微芯”活动不仅让众多长宁学子在实践中掌握了芯片研究和制作的技能,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中国“芯”的科研种子。红色小队在芯片制作中成功拿下了第一,四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为祖国造芯片”的志向却在营员们心中萌了芽:“观摩芯片制造车间,聆听先辈伟大事迹,四天的课程中每一天我们都受益匪浅。我们了解到,微流控芯片也在医药学、打印等方面有重大前景,原来看似高深的芯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好好学习,希望未来有机会为祖国造芯片。”

在制作芯片的过程中,营员们不断涌现出新奇的想法与创新性的思考,这让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姚薇很是惊喜。她表示,未来实验室还将继续把芯片知识下沉到中学课堂,通过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与思考能力;同时,继续依托“微芯”实验室打造体系化课程,为更多的长宁学子开启芯片世界的一扇窗,架起通往科技创新的桥梁。

图片来源于少科站

撰稿:何郁柠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