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理念日益多元且备受关注的当下,我们有幸与知名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进行了一场意义深远且发人深省的对话。孙瑞雪老师在儿童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其见解独到而深刻,她的每一次发声都能引发众多家长的深思与共鸣。
本期搜狐母婴《超级育儿家》,我们聚焦于孙瑞雪老师的新作《在爱中成长》。这本书扉页后的一句话“这是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犹如一道谜题,瞬间勾起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带着这份好奇与期待,我们深入挖掘孙老师对于“爱孩子”这一主题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在交流中,孙老师款款而谈,为我们逐步揭开了书中所蕴含的关于爱与成长的奥秘。
紧接着,围绕着当下社会中备受热议的“原生家庭”、“鸡娃”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洞见,给出了极具价值的观点和建议。这些观点不仅为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儿童成长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孩子拖延,怎么办?孙瑞雪老师表示,一是与孩子谈时间安排,让孩子自己预期作业完成时间和做作业时间,尊重孩子选择是先玩还是先做。二是若未按预期完成,和孩子讨论原因。如孩子说是磨蹭或不会,磨蹭可能是持续专注时间有限,大人也如此。要询问孩子适合的持续时间,做好时间平衡点、作业预期和个人特点的调整,不关心孩子特点,养育易出问题。
孩子说喜欢学一会儿玩一会儿,无休止拖延,家长怎么办?孙瑞雪老师认为这其实是孩子对作业的抗拒。要询问孩子不想做作业的原因,与其交流。比如有个孩子数学不好,通过分析多张卷子,发现孩子概念和运算没问题,推理分析能力有问题。而孩子不善于深入思考,可能是因为父母不能深入思考,学校教育没建立起孩子的逻辑思维,小学没发展好,初中会艰难。
若孩子教很多遍仍学不会,比如教英语单词 30 遍甚至 50 遍仍记不住,家长认为孩子笨,该怎么办?孙瑞雪老师指出,应先考核孩子的记忆力,这是认知和智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身为例,能复述看过的书是因为领悟作者意图。孩子说自己记忆力不好,经调查并非如此。有人短期记忆好,有人长期记忆好。面对孩子短期记忆差的情况,要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其天分所在。
孩子的内驱力如何培养?孙瑞雪老师说内驱力取决于兴趣,若总让孩子做没兴趣的事,内驱力会逐渐消失。要让孩子发展兴趣,即便不是课业上的,也要想办法,富有创造力地陪伴孩子。人有独特性,不应一刀切要求,要尊重孩子。
“鸡娃”普遍,很多家长常不自觉卷入,面对此焦虑,如何找平衡?孙瑞雪老师认为家长的这种焦虑背后是恐惧,应基于爱做决定。危险来临时恐惧有用,但日常要给予爱。她以自己儿子为例,起初胁迫儿子做作业,后来发现双方都痛苦便不再逼迫,儿子要求周三休息做喜欢的事,她同意后发现儿子安排得很好。在这个过程中,虽担忧他人评价,但孩子的生命状态更重要。
如今,抖音上幼儿园教孩子做饭的视频引发家长圈热议,是否该让孩子学做饭呢?孙瑞雪老师从现实角度出发,认为普通家庭让孩子做家务,并非单纯为了学会某项技能,而是培养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的责任心,这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孩子和妈妈一起做饭,孩子和爸爸一起打扫院子、修车,都是温暖的亲子活动。像全托的孩子,由于较少参与家庭生活,往往家庭感薄弱。围在一起吃饭,不仅是为了获取营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交流。
最后,当谈到原生家庭对年轻人的影响时。孙老师指出,童年的创伤往往来自原生家庭,但人生命中有三次成长机会。第一次是出生时被父母爱,第二次是成年后的恋爱,第三次是养育孩子,还有老年时的内观自我。《在爱中成长》的创作初衷便是帮助当下年轻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结语】在与孙瑞雪老师的深入交流中,我们深深领略到了爱对于孩子成长的关键意义,以及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愿广大家长能从孙老师的智慧之言中获得启示,用爱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温暖与责任中茁壮成长,共同为孩子打造充满爱与关怀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