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温雅兰每经编辑:唐元
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真的不是所谓的矫情。谈及新生命的孕育及诞生,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惊喜和喜悦。殊不知,在新生命呱呱坠地带来的欢喜中,也伴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断崖式撤退,抑郁的“乌云”可能笼罩着那些新手妈妈。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2017年统计,在我国,50%-70%的女性都会经历产后情绪低落。
值此母亲节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叶伟萍,从专业的角度剖析当前育龄妇女所面临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难题,探讨我们应知而未知的女性健康小知识,呼吁社会进一步关注每一位母亲的健康。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祝裕 摄
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并非儿戏
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这两个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但它的普遍性和影响却常被低估。
叶伟萍介绍说,产前焦虑主要存在于早孕期和孕晚期。“接受怀孕的事实以及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担心胎儿健康或是早孕反应带来的不适都可能使孕妇陷入焦虑的状态。而到孕晚期,由于生产过程带来的‘未知的恐惧’,以及随着胎儿的长大所带来的身体不适等,都是造成孕妇焦虑的原因。”
在所有勇敢闯过了“产房”这一关的新手妈妈中,仍有10%至15%的人因角色的转变,而饱受精神问题困扰。
产后抑郁的产生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孕期结束后,在雌激素、孕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猛烈下降和其他社会心理的共同作用下,一些妈妈会出现悲伤、哭泣和易怒等情绪。同时,对五羟色胺的敏感度也是造成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那些对五羟色胺敏感度高的人更容易发生抑郁。
但并不是所有的低落情绪都是产后抑郁,焦虑并不等同于抑郁。
叶伟萍医生强调,抑郁和焦虑情绪持续的时间比较短,通常在几周之内就会有所缓解。但如果抑郁情绪持续三四周,患者就要通过专业量表进行评估,尽早发现,尽快治疗。
沟通交流为良药
“带娃”真的只需要定时喂奶,不间断哄娃吗?其实不然。大多数产后的母亲不仅要面生育对身体造成的种种改变,也要承受无法睡整觉所带来的痛苦,还要面临“不懂事”的亲戚的“指手画脚”,同时还可能担忧产假结束后的职场生活。
这些看似云淡风轻的要素,实际上都对孕产妇的心态具有极大的影响。
我们要知道的是,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并非只事关孕产妇本人,每一位母亲身边的亲人,朋友乃至全社会都与此息息相关。叶伟萍认为,很多人都是从焦虑逐步发展为抑郁,如果能够在情绪变化的最初就发现问题所在,就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
“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交流。对于产妇自身来说,要主动和家人,和朋友讲自己的心里话;对于产妇的家人来说,也不能把大多数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要给予产妇更多关心和理解。丈夫的关心和陪伴尤为重要。”叶伟萍说。
对于产妇自己来讲,主动踏入社交圈,比如在产检过程中,在产房病房中,积极与其他孕产妇交流和分享体验。此外,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能够在帮助产妇身体恢复的同时,分散一定的注意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对生产的偏见往往与社会宣教缺乏也有一定的关系。作为妇产科医生等专业人士,做好社会宣教,让更多人用科学的视角看待生育,对于减少产前焦虑与产后抑郁十分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对产后职场生活的担忧已经成为当代孕产期女性焦虑与抑郁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如何从法律的角度保障每一位母亲的权利是一件值得深思的问题,”叶伟萍说,“现在我们鼓励女性生育,那么她们相应的福利也需要得到保障。”
关爱母亲,不仅是在母亲节这一天,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