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品尝预制菜。图/新华社
近段时间以来,一边是预制菜因食品安全、添加剂、进入校园等事件,屡屡登上新闻热搜;一边是预制菜产值2022年已超过4000亿元,正朝万亿级市场迈进。曾有“核酸大王”之名的某科技企业,日前也被曝光正进入预制菜全产业链。
这些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担忧,或都与预制菜产业链强制标准不足,或是相关行业准入门槛、生产资质要求有待明确有关。
而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的表态,算是对相关疑虑的及时回应。但就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要让社会真正对预制菜“放心”,还需要在产业规范上做更多加法。
要指出的一点是,预制菜是现代食品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国外的预制菜渗透率其实也已非常高。在讨论预制菜问题时,要警惕先入为主地将之污名化,甚至将其置于食品安全的对立面。
同时,正是看到预制菜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将其作为食品产业升级的“新赛道”加以支持。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所以,应当确立的一个讨论前提,那就是无论反对预制菜进校园,还是呼吁对其进行规范,都不应看作是限制预制菜产业的发展。
那么,预制菜产业目前到底存在哪些亟待规范的问题?首先,是概念模糊的问题。作为一个名词,预制菜似乎是个新概念,但按照业内普遍看法,像方便面和速冻饺子之类存在已久的食品其实都是预制菜,这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已然很高。
但从当前存在的疑虑来看,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是把预制菜完全等同于“料理包”。由此可见,关于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如何进行科学分类,在行业与消费者之间,还需要有能被共同接受的定义。只有概念和定义明确了,关于对预制菜的规范,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则是预制菜标准缺失的问题,确切说是国家标准的缺失。因为,从各地到相关行业协会,已不乏预制菜的相关标准。
如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共有预制菜标准69项,包括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但这些标准要么具有地域限制,要么缺乏强制性,对行业的实际规范效果十分有限。
还要注意的是,预制菜标准体系较复杂,涉及产品生产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管理规范,甚至还包括包装标准、销售环节的规范等。举个例子,餐馆使用预制菜是否应事先告知消费者,就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具体细节。
总之,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标准体系,能够有效覆盖到整个预制菜产业的完整链条。
客观而言,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前期,标准的滞后都有其必然性,这符合行业在初期自行探索的需要。但从这次预制菜进校园所引发的普遍担忧,以及当前预制菜的发展规模看,推动其进入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是社会的共同期待,其时机也已经成熟。
若继续放任预制菜产业在“弱标准”下狂奔,不仅可能对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更将影响到预制菜的社会形象和消费口碑塑造。而及时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也是给市场主体树立明确的预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食品安全,乃民生大事,更需要把规矩及时立起来。种种现象表明,无论从保障食品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从提振消费信心,确保行业长远发展层面考量,预制菜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建设,都不宜再迟缓了。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刘越